这款敢在中元节上线的恐怖游戏,直冲热搜第二
手游那点事 游戏资讯 2022-08-15 09:56:37 · 热度999

暑期档有一部很小众的中式恐怖游戏一直在勾着我的心,继7月29日宣布延期后,《纸嫁衣4》(下称“纸4”)今天终于上了。

恰逢今日中元节,《纸4》中式恐怖解谜游戏一上线就冲上了免费榜第一和微博热搜第二,不少玩家纷纷留言对《纸4》的评价。

作为《纸嫁衣》的忠实玩家,我也在第一时间玩了这部续作,在打通结局后,我能看出《纸4》并不是成都心动互娱的终点——成熟的故事框架、稳扎稳打的人设、剧情和解谜都在让“纸嫁衣”这个IP延续生命力。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请谨慎阅读)

 

01、稳如老狗的剧情和人设

 

在玩游戏之前,不少人猜测这一部的结局是圆满的。

(官方预热视频中出现了《西厢记》里的名句,猜测《纸4》像《西厢记》故事一样圆满)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益昌镇的地方,男女主被一封婚礼请柬邀请来到这里,遇到了一系列灵异事件。在民国时期,镇上的豪门大户郑家为了祭祀邪神六葬菩萨,想要迎娶崔婉莺给六葬菩萨当纸新娘,但被妹妹崔茜殊横插一脚,冒名顶替。

并不知晓要成为纸新娘的妹妹被当做祭品,束缚在湖底,怨念极重,化为厉鬼,希望寻找能够代替自己的祭品,与姐姐同名的女主成了最佳人选,设计机关让崔婉莺落入祭祀的圈套,但最终没有得手。

这就是《纸4》大概的剧情。虽然提前知道了故事梗概,但精彩的部分还是只有实际体验才能知道。就拿女鬼给女主设套来说,玩家在操作人物解谜探索的过程中,并不知道哪些是圈套,即便知道了也难以避开,到最后揭露这些圈套的时候,就会更令人毛骨悚然。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纸4》的剧情演出占据了比前面几部更大的比重。

首先是大段大段的人物对话,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主人物的性格。女主崔婉莺是一名很有主见、独立性很强的女性,在得知男主之前为了不连累她,独自离开调查,就发了很大的火,要求双方共同面对难题。

这让许多被电视剧狗血剧情洗礼的玩家尝到了一些反套路的味道,优秀的女性形象塑造也成为《纸嫁衣》吸引诸多女性玩家的原因。

男主则有些像偏书呆子式的“学究”,如果做MBTI测试的话“理性”的部分会占上风,经常被女主吐槽“机器人”,但在面对危险时,会义无反顾地保护女主,你又很难说他是个不通情爱的人。

这些反差式的人物设定都是通过对话展现的,《纸4》也留了足够多的空间在解谜玩法之余穿插人物内心独白,能够让玩家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会儿,同时也不会造成后期剧情堆叠。

其次,游戏内用很多2D动画来展现剧情。结局部分揭露女鬼动机和男女主逃出生天的剧情就通过长时间的动画来展示,期间也布置了需要玩家限时解和追逐战的关卡,配上快节奏的阴乐,惊险刺激,结合剧情达到沉浸式体验游戏内容的效果。

单从这两点来看,制作组其实非常清楚他们作品的魅力在于剧情,因此不惜花大篇幅去刻画人物和展现世界观。游戏呈现出来的内容让我感觉到,制作团队经过前几部的积累,已有成熟的链路去生产玩家喜欢的内容,这是我玩下来最大的体会。

02、恐怖元素:放开了手脚,但也拿捏了尺度

除了剧情演出,《纸4》在恐怖和解谜上下的功夫也不少。

先来说说恐怖游戏逃不开的恐怖元素。在这一部里,《纸4》可以说放开了手脚,无论是阴间音效还是“跳脸杀”都会有让人感到惊悚的部分。

就拿游戏中的一个场景为例,纸新娘在戏台上唱戏,戏腔为音乐背景引导玩家将新娘所需的物品放到台上,在放上一截红绳后,会突然出现上吊的纸人,身后的幕布瞬间变成血红色,配合突然放大的音效,让人头皮发麻

之前几部还有不少玩家调侃《纸嫁衣》是中式解谜游戏,不是恐怖游戏,但在这一部中应该能够体验到更加到位的恐怖元素了。

敢在这一点做放开手脚的改动比较大胆,我个人认为制作团队有在特意探索目标用户对恐怖元素的接受边界,其实也是在变相地培养一批用户对恐怖元素的接受程度。

据了解,成都心动互娱旗下还有一款双视角、多时空黑暗悬疑剧情解谜游戏《黑暗笔录》,看预告出现了很多西式元素,似乎更偏向西式恐怖,现在已经在Steam和TapTap上开启预约,对用户的要求也许会更高。《纸4》在恐怖元素上的大胆使用也许是为了培养一批高接受度的用户,能够为团队推出更多的恐怖解密游戏铺路。

不过,《纸4》的恐怖元素只在每个章节出现一次左右,加起来“跳脸杀”的画面不算多,更多是为了达到看完枯燥的广告后,让玩家“提神”的效果。

至于游戏中很重要的解谜玩法,制作团队也做了不小的突破,尝试用不同的套路打破单视角+点点点的枯燥。《纸4》采用了《纸3》备受好评的男女主双视角解谜,但在玩法上又进了一步。

在游戏前期,玩家会同时以男主和女主的视角推进剧情线。假设在这一章节中,玩家操纵的是女主,那男主会配合女主的解谜进度解锁相应的地图,进入下一章节换到男主视角时,玩家也会进入全新的地图。这种双视角操作不仅推进了叙事,也让玩家对两个主角产生更亲密的联结,更具有沉浸感。

后期,玩家需要来回切换男女主视角互通线索解谜,这一玩法在《纸3》已经出现过了,但《纸4》在这基础上又加入了男女玩家共同解谜的环节——玩家逃出地宫时,需要一边解谜,一边用火机燃烧袭来的纸人,游戏安排的是男女分工,但实际操作只有玩家一人。

对快节奏的操作要求,实现了在单人游戏中让玩家体验到双人游戏的拟真感,这是在体验上比较新奇的部分。

虽然做了好几部,但《纸嫁衣》在中式解谜玩法上没有给人重复的感觉。迷题会以猜灯谜、点灯笼、糖画、抬花轿这些民俗为载体,风水、民间传说和历史奇闻都有涉猎。

让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游戏中提到了“工匠魇魅术”,这的确是有历史依据的——工匠会在主人家屋内下镇物,使屋宅主人灾祸不断,是一种巫术。游戏内提到的很多民俗都值得考究,这也让我对制作团队感到佩服。

总的来看,《纸嫁衣4》的质量依旧很能打。可能有的玩家会觉得《纸4》的剧情不如《纸嫁衣》2和3悲剧来得震撼,但我倾向于是前两部的剧情太过优秀,以至于拔高了玩家们对制作团队的要求,后来者很难超越第三部的高峰,单就《纸4》剧情来说,虽然显得有些单薄和中规中矩,但单拎出来不算差。

03、《纸嫁衣》靠什么出圈?

时至今日,《纸嫁衣》这个IP已经出了4部(算上前作《十三号病院》为5部),每一部都维持在9分以上,可谓是叫好又叫座。

作为一部小众题材的中式恐怖游戏,《纸嫁衣》的出圈不是偶然。游戏本身的质量这里就不再提了,我们来聊聊它在发行和运营上有哪些亮点。

首先得益于它在移动端的发行和免费的性质。不像《烟火》《港诡实录》等在Steam上线,《纸嫁衣》最开始就选择在移动端推广,不需要键鼠操作的玩法,让更多人能够在手机上玩到这款偏小众的国产恐怖游戏

而且游戏不需要内购,吸引了一批“白嫖”玩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行体验,优秀的游戏体验和免费结合又会让他们给游戏打上“良心”的标签,形成一批粘性很高的用户群体,对游戏自发宣传、维护只通过IAA模式盈利的官方,构成一个良好的用户生态。

(前不久纸嫁衣发布的维权声明就冲上了热搜第一,玩家纷纷响应,由此可以看见IP的号召力)

其次是IP打造这一块。《纸嫁衣》并不是只有一部,而是围绕着奘铃村和纸新娘的民俗一连打造了4部相似主题的游戏,每部的人物都有诸多关联,这也使“纸嫁衣”成为了一个原创的IP,内容上的留白为二创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在《纸嫁衣2》后,官方花了更大的力气为游戏创作插曲和主题曲,尤其是《生生世世不分离》和《鸳鸯债》两首歌。前者使用二胡和琵琶演奏,曲风类似于传统戏曲,在场景中作为解谜元素时,令人毛骨悚然,但玩完再听,又觉得歌词切合剧情,凄美动人。

后者则用唢呐和二胡搭配男女声交替演出,高声调的唢呐更能代表男主的痛惜,悠扬的二胡则象征着略有遗憾但并不后悔的女主,搭配流行的电子音和摇滚元素,这样的演奏方式更容易引发人们共鸣,成为各大平台剪辑Be美学视频的热门曲目。

出圈的原创音乐带来的辐射效应是很广的,也能够凭借使用BGM的视频触达那些原本不玩游戏的用户,形成“人传人”的辐射效应,提高营销转化率。

在预热期,官方视频号会在不同平台有针对性地投放内容,比如针对B站等对长视频接受度更高的平台,会发布单条时长更长的精品视频,预热期在短视频平台高频次投放Live2D形式的动态视频,突出主题,也能够收获不错的点赞数。

游戏上线后,借助抖音KOL、游戏直播、B站UP主等触及不同维度的用户,是《纸嫁衣》爆量非常重要的一步,而恐怖游戏这类非常适合实况的内容,也让主播更乐意去自发地做reaction视频。

(我当初也是看逍遥散人的视频才知道《纸嫁衣》)

虽然是IAA盈利模式的游戏,优化更新的频率比较低,但并不意味着官方无事可做。官方会在玩家社区里发布同人激励活动、披露设定画集、科普中国民俗和传统节日活动,维持玩家对《纸嫁衣》的热情,深描官方自身的调性,这也延续了这个IP的生命力。

更别提《纸嫁衣》官方维持着每半年推出一部新作的高强度更新,据制作团队透露,《纸嫁衣5》的文件夹已经建好,预计明年年初就能看到新作了。

04、结语

制作团队在采访中提到说:“我们团队核心成员从事游戏行业已经20余年了,大部分人从团队创立之初就在一起了,一切都源于对游戏的热爱。”

“做恐怖游戏并非一开始就决定的,当时正准备探索新的方向,而我们对民俗、谜题设计、恐怖文化等很感兴趣,且有着相应的积累,所以就开始尝试制作了。”

《纸嫁衣》系列对于研发团队来说,是转型的作品,事实证明,做国产中式恐怖解谜手游的确走对了路,就《纸嫁衣》维持的高分成绩来看,《纸嫁衣4》还不是成都心动互娱的终点。

 

手游那点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