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用两场二创节目,刷新了我对二创内容上限的认知
游戏龙虎报 游戏资讯 2023-03-12 00:00:00 · 热度999

“好,各位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看派蒙TV为您带来的足球赛事转播,一次6V6的提瓦特世界杯季前封闭训练赛!

随着知名解说苗锟的声音响起,“天使的馈赠俱乐部”与“群玉阁俱乐部”的较量正式打响了!

这是9月23日原神2周年生日会直播上,由@特效小哥studio 等创作者带来的,一场由《原神》角色Coser组成的足球比赛。整个作品的《原神》梗和足球梗极为密集,身为双厨,差点没数过来到底有多少耳熟能详的段子。

另外,这期视频还邀请到知名解说苗锟、@花式足球克里斯 等足球领域知名创作者共创,特效水平也相当出彩。总之,作为二创作品,绝对的“大手笔”。

截至撰稿,这条视频收获了138万播放,并且最高冲上了B站热榜第八位。

而这可不只是《原神》2周年庆,唯一涌现出的二创优质作品。整个生日会,共20个二创节目收获了1920万播放,并且有多个单品视频登上各视频平台热榜。而且在剧情节奏、叙事逻辑、特效处理等各方各面,相比以往都有着巨幅提升。

一天后,原神二创音乐会又在抖音平台开启独家直播,并直接冲上了抖音热榜榜首,同样收获玩家的一致好评。不论是灯光效果、摄影质量,还是特效规格,参演人员的身份和经验,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居然是二创所能达到的水准。

除了音乐会收录作品外,《原神》二创的衍生话题也吸引了大量关注。例如#原神夏日回响音乐会,至今共达到超6000万次播放。

抖音平台的不少音乐达人,也顺着这股二创潮,发挥自身专长和特色,演绎了别样的《原神》BGM。相关话题#音乐达人演绎原神BGM,最高登上挑战榜TOP26。

如果在搜索引擎中,以“XX二创”的结构去检索,并将搜索热度、关联内容量作为参考,那么原神二创如今的生态规模,已经达到了二次元第一梯队。而他们做到这一步,不过只花了两年的时间。

《原神》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原神》2周年庆的这两场二创活动,以及整个二创生态的发展,毕竟这个问题背后,很可能就是二次元游戏,乃至泛品类游戏二创生态搭建的答案。

“让官方倒吸凉气”:周年庆二创,为何得到玩家如此评价?

“官方倒吸一口凉气”、“压力来到观众这边”。

这就是玩家看完二创音乐会之后给出的评价。

如果你也看了《原神》2周年庆的生日会和音乐会,那么应该也会认为,这些褒奖之词并不夸张。

其实单从节目创作者名单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音乐会的专业度了:

比如说,《Traveler 旅行者》,由国内新生代摇滚乐队发条月亮改编演绎,其主唱苏文浩,被认为是新生代前卫重型乐手兼音乐制作代表性人物;

改编《星光下的蒙德》《古道笛声》《疾如猛火》《尘世闲游》的00后王江元,曾参演第四季《明日之子》,并被认为是原创作曲能力突出的学院派新生代音乐人;

《荒波椛叶》改编制作人Yocho,则是跨界HIPHOP、电子、独立音乐的全能制作人;

再加上@墨韵Moyun、@MARSIX刘家良、@杨程Oran等新生代音乐人,这场二创音乐会,其实完全由实力优秀,拥有出色原创能力和音乐改编能力的专业音乐人包办。

他们呈现的作品,也绝对经得起众耳品评。就拿《星光下的蒙德》来说。创作者们在对弦乐进行改编后,又加入了手碟等乐器,在保留蒙德地区世界观调性的同时,通过填词,加入人声吟唱,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听觉感受,也增添了一些神秘悠远的意味。

更激进一些的,要属稻妻地区战斗曲《斩雾破竹》的改编。发条月亮乐队与RITA张书睿,选择将《斩雾破竹》极具代表性的日本乐器尺八,改为了人声吟唱,又娴熟运用了电吉他与架子鼓,让整首曲子“画风突变”。

高潮部分,他们甚至玩起黑嗓唱法,让整首音乐更为摇滚。相比起原曲呈现的“日风战斗焦虑”,其实更像是在呈现血气方刚的旅行者在绝境中竭尽全力战斗的内心感受,情绪更为浓烈激昂。

以年轻一代音乐人的独特视角,呈现高完成度的原曲改编,就是这次二创音乐会风格上最为独特之处。既保留了对《原神》音乐原曲风格的尊重,又在其基础上保留了音乐人自身的风格标签。

生日会亦是如此。相较于过往以剧情相对稚嫩的真人短剧、简单动漫作为主的二创活动,本次生日会二创的制作规格明显提升。多个作品应用了官方的公开角色建模,并拥有角色声优深度参与,甚至还有Unity实时渲染作品的出现。

而像赛博风的《谍战魅影》,“环太风”的《环提瓦特》,获得足球领域专业人士共创的《提瓦特世界杯》等等,更是角色内核不变,但题材花样百出的二创佳作。@影视飓风 与蒸汽工场联合推出的定格剪纸动画短片,在技术和投入上的付出,也令人惊叹。

总而言之,《原神》2周年的二创作品,远远超出了观众,以及我的预期。这或许也是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两场加起来将近三个小时的二创作品会。

二创的空前繁荣,来自什么?

那么,说回核心问题。

为什么《原神》二创可以达到如此规格?为什么有这么多各领域行家里手,乐于参与到《原神》内容的创作中来?

我想,二创生态繁荣与否,其实是一个关联着许多因素,既考验游戏产品本身实力,玩家认同感,又依赖于周边上下游生态成熟度,各方面成熟后的产物。换言之,是产品本身的“无短板”,带来了这样的衍生结果。

比如从产品本身实力上说,上线两年来,《原神》用绵密的迭代,稳定的游戏性,积累了强大的核心圈层影响力,并在泛圈层人群中拥有极高知名度。因而在受众角度为二创内容赋予了肥沃的流量土壤,同时也能引来大量创作爱好者的关注。强大的产品力,庞大世界观及其伴生的素材和选题丰富度,让制作二创内容成了一件“想想也很有趣”,并且备受关注的事情。舞台坐满了观众,那么“表演者”也就纷至沓来。即便是其他领域的创作者,也同样可以在《原神》IP的二创生态下找到机会。

然后是官方内容的“以身作则”。过去,我们曾分析过《原神》原创音乐的魅力:

在最新发布的音乐专辑中,我看到了《原神》音乐的更多可能

刚满一周岁的《原神》,依旧保持着进化的脚步

HOYO-MiX的游戏原声创作,已经达到了相当惊艳的水准。而且从《原神》在音乐上的投入看,他们长期与海内外知名管弦乐队、音乐制作人合作推出的作品,几乎都第一时间冲上B站热榜前列,受到广大玩家的认可。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各色改编版本,探索传统音乐元素与潮流元素相融的更多可能。

在与世界观和角色相关方面,像角色钟离的演示视频《听书人》,至冬国愚人众组织的《冬夜愚戏》等官方视频,动辄千万以上播放的同时,还引来观众的声声惊叹。

因此,官方内容够硬,够有创意和魅力,也成了二创作者们的灵感来源和对标方向。二创生态的上限,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为素材和灵感来源,经得起“折腾”,耐得住品味的优质官方内容。

再者,是官方对于二创生态采取的包容态度。我曾看到社区中有玩家如此总结《原神》官方对二创的看法:“做好游戏,搭好环境,定下一条清晰的红线,剩下的都由二创作者自由发挥。官方不仅不过多干涉,甚至出人出力出资,来激励二创生态。”

其实在游戏业并不漫长的历史上,从不缺少在玩家间红极一时的二创作品。但与此同时,拥有“自我放飞”特质的二创生态,与官方内容调性并不总是一致。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一定离不开稳定和守序。

所以,当《原神》选择坚定地贯彻二创内容扶持,长期的收益激励,极少的介入干涉之后,二创作者们获得了自由的想象土壤。

当然,像王江元、发条月亮、刘家良这样的音乐人们,颇具实力,但还不为大众所熟知,手碟、剪纸动画这样相对冷门的小众乐器或艺术形式,也需要与更多人建立起认知的桥梁。

而参与《原神》二创,就会是这些年轻音乐人,小众艺术类型,在年轻群体中累积认知度,与更多泛用户建立起联系的基础。反过来,《原神》的二创内容生态,也会变得更为多彩,并总有惊喜。

结语

在上述诸多方面夯实基础之后,《原神》二创迎来了生态繁荣。现在,我们其实已经可以认为,《原神》不单单是一款游戏,而是一个文化圈。

在大众心中,《原神》的模样各有不同:

玩家眼里,这是一款游戏性出色,多终端畅玩,而且更新动辄就是一张超大开放地图的优秀游戏;

在王江元这样的年轻音乐人眼中,《原神》既是自己喜爱的游戏,又是尝试作曲突破、表现自我,寻求传统与潮流音乐相通点的创作摇篮;

在@影视飓风、@鸡锟苗师傅这样非游戏领域的创作者眼中,《原神》二创环境富有探索和创新精神,并且能够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相结合,诞生新奇有趣的作品;

甚至在海外,《原神》二创生态的魅力也得到了认可——生日会曲目《旅记》,邀请到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西班牙、法国、德国、美国、荷兰八国的20位创作者,以中日韩英四语进行阿卡贝拉合唱,表达全球《原神》玩家在游戏中收获的情感。《原神》海外主播,例如米将军@モスラメソ 、Bran@BranOnline 等,在观看了音乐会之后,也纷纷表达了赞赏和惊叹。

正因《原神》的整个产品生态,给人们呈现出一片生机,多种面孔,无限幻想,才会有这么多来自海内外、跨领域的创作者,更泛化的玩家,加入到《原神》的二创生态当中,并在相互的分享和交流中,逐渐围绕着《原神》,形成独有的文化圈。

可以预想,随着《原神》逐步揭开七国面纱,在音乐、漫画等艺术形式上不断深耕,会有更多来自外部的创作者及创作内容,为《原神》二创生态添砖加瓦。

等到明年海灯节,我是真不敢想,《原神》二创还会带来怎样的“内卷狂欢”了。就像玩家们所调侃的,现在,压力交给官方吧!

游戏龙虎报
0
0